曹远征:从金融体制变革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杨槟2018-12-19 15:55:56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

扫描二维码分享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卓越成就,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亚洲经济增长模式在中国更大规模的重建。

  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一路走来,我国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基本建成了开放的现代化金融体系,金融竞争力显着提升,而且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保持了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实现了宏观经济金融的总体稳定。

  最近一段时间,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赴广东、上海考察,再次强调改革开放,向世界宣示了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坚定意志。

  当下,全球化进程走到十字路口、科技改变经济金融模式、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关系经历全面重塑的历史关口,回顾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40年,将对未来具有深远意义。40 年后,中国金融体制又将何去何从?

  近期,在鸿儒论道第135期的活动上,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曹远征,结合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逻辑与进程,以及金融改革的规律经验,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看不见的手”

  曹远征,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客座教授。他的一生是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金融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曹远征回顾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1978 年的中国尽管已经经历了建国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依赖于政府的行政命令,从而形成了工农业割裂和城乡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人民收入低、物资短缺、对外经济联系少,增长陷入停滞。

  “当时人均 GDP 只有 155 美元,不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比例只占 9.7%。按人均一天一美元的贫困标准,当时中国贫困人口占到 84%,但是如果按现在年入 2300 元人民币的贫困标准,中国居民大约 97.5% 都在贫困线以下。尤其是当时农村居民有 7 亿人口,人均年收入 117 元人民币,其中有 2.5 亿人口年均收入不超过 100 元人民币,而农村人口在整个人口比例中占了绝大比例。换言之,新中国建立几十年后,中国经济依然是非常落后的,占全球 GDP 的比重也呈现下降的趋势。”曹远征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经济体制。人类目前为止所发明的两类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为了解决资源配置与激励机制两大基本问题,但是解决的思路和方向大相径庭。

  计划经济是通过“看得见的手”,由行政命令分配资源,经济活动由政府控制,只有工厂没有企业,工厂是政府的附属机构,也没有产权安排,也就没有企业家,财政占了整个活动的中心。

  市场经济基于理性人假设,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完成资源配置,在激励机制上尊重个人利益,而计划经济由行政命令分配资源,经济活动由政府控制,以期减少市场波动。

  但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计划经济在运行中存在无法避免的系统性偏差,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在中国当时的情况下,摒弃计划经济,进行市场导向性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唯一的出路。

  经济全球化时代,超越国界的市场竞争将使经济效率大大提高,由此构成了改革开放的必然逻辑。

  双轨制

  据了解,曹远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加入中国银行,从事经济改革与金融发展的具体实践,先后主持中银香港、中国银行、中国平安、中海油、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交通集团等大型国企和金融机构的海内外重组上市工作,参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过程。

  此外,曹远征还曾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专家,自 1990 年以来,担任多个经济转型国家(如越南、蒙古、捷克、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吉尔斯坦等)的经济顾问。

  迄今为止,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40 年了,从基本历程与主要经验可以看出,改革与开放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对外开放,使得中国融入全球化,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加速;而通过对外开放,进一步倒逼了中国的改革。改革扩大了开放,开放深化了改革,从而取得了 40 年的辉煌成就。

  “1978 年中国人均 GDP185 美元,2017 年中国人均 GDP 将近 9000美元。如果按现在年入 2300 元人民币的贫困标准,1978 年中国的贫困人口比例有 97.5%,但是经过 40 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有三亿人已经成为中上收入阶层了,还有几亿人紧随其后,如果在未来三年中中国精准扶贫能实现的话,中国就全面告别绝对贫困,这是最大的奇迹。”曹远征说道。

  对于曹远征而言,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而居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今年零售商品总额预计会超过美国。如果这个市场为全球所分享,中国就是世界最大的中心。

  从改革的逻辑来讲,任何一个制度的选择是有收益的,但是要选择这个制度也是有成本的,收益 - 成本选择是所有改革遵循的原则。

  苏联选择了激进式改革“休克疗法”,中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双轨制”。双轨是在计划轨之外设立市场轨,市场轨逐渐发挥引领作用,引领计划轨向市场轨靠拢,最后市场轨消灭计划轨,两轨变一轨。

  如果按照中国改革的经验,双轨不是稳定的体制,拉扯双轨一定要并轨,但又不能全部并轨,于是就是小步快跑,改革永远不停,双轨制永远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但是要手无牵挂,不断过渡,才能实现整个体制向市场经济的并轨。

  因此,曹远征表示:“在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和其他市场依然有双轨的存在,并轨的过程还在路上。”于是要不断改革,改革永远不停。

 金融改革第三阶段

  “如果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金融必然发生,因为金融是市场经济的特性。”曹远征还指出,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在宏观层面,是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再造,微观层面则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企业化改造。

  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序与经济渐进式改革要相互配合,“中国选择是先做独立于财政金融的体系,进而使这个金融机构实现自我盈利的目标。”

  曹远征表示,这样的顺序既是逻辑顺序也是历史顺序。

  为此,曹远征详细回顾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金融改革的第一阶段(1978-2003 年)建立独立于财政的市场取向的金融体系。建立双层银行体系,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建立资本市场,推出分业监管体系;金融市场发育并丰富化;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并推进相关改革。

  在金融改革的第二阶段(2003-2012 年):金融机构微观机制再造。

  以清理资产负债表为契机,重塑国家资本与银行的关系;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推进境内外上市;以银监会成立为契机,实现行政与监管分离;推进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改革发展。

  在金融改革的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构建市场化、国际化的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如成立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引入逆周期调节手段,建立 MPA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人民银行“双支柱”调控框架;金融市场开放:QFII/QDII,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自贸区金融改革等。

  曹远征指出,今天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正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高处不胜寒”,只有自身的改革才能支持更大程度的开放。

  对于未来深化改革开放的领域,曹远征特别强调了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他指出中国居民收入是可以可持续增长的,因为中国还远未实现城市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大约是 75%,中国目前还不到 60%,更何况 60% 中,只有不到 40% 拥有户籍,还有 20% 左右是农民工。“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能不能使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工业化,能不能实现市民化,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

  曹远征还表示,习总书记在上海视察上海自贸区时,对上海自贸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自贸区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试验场,我们最重要的开放就是资本市场,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本项下开放问题,只有资本项下开放,资金合理流动,汇率才能真正的市场化,利率才能真正的市场化,反过来恰恰又对资本开放创造了条件,这是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曹远征说道。

  曹远征强调,纪念改革开放 40年,不忘初心,在今年特别要不忘初心的就是改革。

  “改革最重要的是市场取向型的改革,这叫初心,市场有自我扩张的秩序,我们需要顺应这个逻辑。”曹远征补充道: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