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基本形成
- 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根据《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其中,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详情>>]
四大核心城市定位出炉
- 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龙头”地位毋庸置疑
- 四大中心城市《纲要》提出,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详情>>]
大湾区规划纲要八大亮点
- 哪些要点值得关注?
- 市场期盼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主要的里程碑。纲要有哪些要点值得关注?大湾区内的城市、产业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会?资本市场将如何与之共舞?[详情>>]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 A股崛起粤港澳大湾区板块
-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在中国资本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注册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占广东省A股上市公司的89.6%,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4.67%。[详情>>]
香港特区政府: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遇
- 把国家所需和香港所长有机结合
-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香港会充分把握大湾区建设所带来的机遇,把国家所需和香港所长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详情>>]
澳门特区政府:全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发挥所长,与其他城市优势互补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言人办公室表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布表示热烈欢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衷心感谢中央一直以来对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予的重视、支持和指导,将通过认真学习规划纲要的内容,推动落实好规划纲要的工作。[详情>>]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增进民生福祉
- 携手粤港澳三地共建国际一流湾区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会同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做好各项任务,推动规划蓝图中的各项美好愿景落到实处。[详情>>]
香港政界点赞大湾区规划纲要
- 重视香港国际地位
- 中共中央、国务院18日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此,香港政界高度关注,认为《规划纲要》“鼓舞人心”,重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信大湾区建设可以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详情>>]
珠三角9市与港澳互补错位发展
- 优势产业迎机遇
- 粤港澳大湾区自概念被提出以来深受关注,这关系到区域内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9市”及香港和澳门未来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情况,尤其是各城市根据其自身在规划中的定位而发展的优势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详情>>]
深圳十大优势及其在大湾区的“纽扣”作用
- 连接大湾区海内外市场的枢纽
- 深圳作为世界一线城市,与大湾区的东莞、珠海、中山、佛山等城市相比,是大湾区中的引擎城市、核心城市,另一方面,深圳又与大湾区中的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又具有其个性化的特点。深圳的纽扣作用是指深圳是大湾区内11个城市的关键联系点、关键区域结点,是连接香港、澳门与大湾区内其他8个城市的“咽喉”,是连接大湾区海内外市场的枢纽。[详情>>]
大湾区之鉴:粤港澳凭什么比肩国际一流
- 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 纵观世界三大知名湾区(纽约、旧金山、东京),湾区早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那么,什么样的湾区才能称得上“世界级”?扒一扒三大世界级湾区的内在生长逻辑——粤港澳大湾区靠什么比肩世界一流湾区,答案也许就在其中。[详情>>]
各方观点
-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左小蕾表示,湾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利用城市的优势形成。例如,纽约是金融中心,日本东京汽车、机械制造发达,也是贸易运输口岸,美国加州的特点则是创新,即以硅谷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而粤港澳则综合了上述三个地区的特点。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是创新发展的高地,整个珠三角地区制造业非常集中,贸易方面也非常好。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能够按照规划顺利推进,粤港澳湾区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香港拥有较强的大学科研实力,深圳为中国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东莞、中山则是制造业强市,这样一个区域组合,对中国高新科技和产业的下一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
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表示,多核、多圈、叠合、共生,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常态,港澳广深四大城市共同构成网络化的空间格局,每个城市本身现有的优势、发挥的功能就是互补的态势,并非中央政府凭空通过行政手段来强硬划分。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表示,《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了明确的路径,也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利用这个指引可以更好的打开港澳的发展空间。他认为,近年来,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着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在此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对接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港澳独特优势,创新完善各领域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深化内地与港澳互利合作。
-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表示,《纲要》作为顶层设计,在大方向上已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但由于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和三种货币条件下建设的,还需要许多政策的具体执行措施。而湾区内部如何成功推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的互联互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中信建投宏观与债券研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发展潜力巨大,上下游供应链完备,产业生态系统完善,区位条件优越,地利优势明显,具备成为世界一流经济湾区的条件。大湾区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经济、产业概念,而是同时涵盖基础设施、体制机制、文化观念、生态环境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发展战略规划。
-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表示,按照战略定位都落实下去后,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以科技创新引领的超大规模的综合性湾区,这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湾区的最大特色。大湾区本质上就是扩大了的超级城市,那么这个“城市”要宜居,当然就不仅仅需要交通,还需要好的生态、能源,以及现在非常重视的智慧城市建设。
-
首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认为,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上看,粤港澳水平接近,总量可观。而在体制上,广东尤其是深圳,向来是改革先行区,而香港、澳门本身就跟国际市场体制接轨,因此三地协同发展的趋势会更加明朗,稳定性更好。
-
国新未来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光瑞表示,从宏观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发布,意味着我国对内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正式形成,即北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南部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对外的“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形成我国的四大区域发展战略。此次《纲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不仅是所在区域各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其中的大都市圈和重要城市群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
-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表示,未来对于粤港澳等区域一体化而言,一是要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在政府层面,需要加强对创新科技的规划和资源的统筹力度;二是要建立共识,不能单纯地单打独斗,要以湾区为中心和大局。此外,在企业层面,也需要突破目前很多制约创新要素流动以及相关科研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