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控股张玉良:转型不是去地产化

杨静2019-05-28 08:32:28来源:时代周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27岁的绿地控股(以下简称“绿地”)和63岁的张玉良,还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至少张玉良自己认为,只要还有能力以及身体条件允许,股东支持他在董事长位置上坐下去,他就会继续。“因为之前做得不够好,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在5月16日的绿地集团年度股东大会上,张玉良坦陈。

  坐拥万亿元总资产,如今的绿地已经不再是一家纯粹的房地产公司。

  张玉良带领着这头“大象”,从之前以房地产为主业,大基建、大金融和大消费协同发展的战略,进一步升级,重组成立大基建、商贸和酒店旅游三大产业集团,“地产+多元产业”全面推动房地产主业高质量的发展。

  绿地的多元化也已经不是在起步阶段。至少,根据2018年公布的年报显示,大基建的营业收入跟房地产已经接近,前者为1481亿元占据总营收的42.5%,后者为1615亿元占46%。而同比增长率上,前者为41.33%,远远超出后者的7.3%。这放诸任何一家多元化房企,都是不能想象的。

  中长期可观发展空间与短期的资本市场表现,有时候需要时间来熨平。对于近年来被其他房企赶超的规模体量、相对低迷的股价表现等,股东会上小股东们对公司提出了质疑。

  对此,张玉良回应,除非特殊情况,绿地在未来三年里实现20%‒30%的增长不是问题。

  另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在今年绿地的工作重点中,继续推进混改是一方面,不排除通过子公司进行定增或者创造新的方案来进行定增;另一方面则是加快项目的结算。

 绿地式混改

  绿地在混改上,本就有着不容忽视的发言权。

  2015年通过引入五家投资机构入股金丰投资,绿地实现了整体上市,也创造了A股当时交易金额最大的一次“借壳”。这是绿地的辉煌时刻,也被外界认定为国企混改的典型案例。

  上市之时,绿地形成了多元化股权结构。占总股本28%左右的是公司的员工持股会上海格林兰投资;其次是上海市国资委旗下的三家国企,分别为:上海地产集团、中星集团和上海城投总公司;剩余股东占据24.92%。

  对于混改,张玉良颇有心得。他曾称,只要具备混合所有制、企业班子想做事、政府要放手等几个条件,绿地模式是可以复制的。未来,绿地准备参与央企的改革,参与各省地方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的确,在此后的时间里,绿地在自身的股权层面不断推进混改。虽然上海国资是绿地控股最大的实际控制人,但是并不参与公司日常的运营。这也就意味着绿地的经营权主导权始终在职工持股会及管理层手上。

  在具体的业务层面,绿地还在推进着其他企业的混改。最早开启的是大基建领域的混改:2017年通过2亿元增资扩股贵州建工,再到2018年参与天津建工集团的混改。

  到了2019年,绿地又首次在大消费领域迈出混改的步伐,实现对东航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项目。

  “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而言,如果能在更高层面的母公司混改上有所突破,对于绿地而言是新的机会。”张玉良在股东会上表示。

  按照时代周报记者的了解,今年3月,张玉良见了国资委的相关领导,并受到了对方对绿地在混改尝试上的肯定和赞许。

  在股东会之前,阿里巴巴入股红星美凯龙一事触动了张玉良。“其实长期以来股东结构比较稳定的话,未必对市值有提振作用。加上绿地员工持股会里新员工比较少,对员工本身的积极性的刺激并不大。”他称,要是能在重要股东中有所变化,可能股价也会有所改变。

  进步和空间

  对于绿地近三年的发展,张玉良还是给出了相对满意的评价。利润、收入和负债结构,被认为是平衡的。

  根据公司2018年财报,绿地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84亿元,同比增长20%;3875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6%;利润总额243亿元,同比增长26%;净资产收益率增至17.14%,同比增长13%。

  负债结构上,2018年的有息负债余额为2689亿元,较年初减少71亿元,同时期内持有货币资金约810亿元,净负债率为171.83%,较2017年的206%有所回落;另外,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两年回正,达到422亿元。

  不过,张玉良对公司近三年的ROE指标更为满意。一是跟过去的绿地比,三年来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增长13%、15%和17%;二是跟上海国企和央企比,绿地在2018年17%的数值至少是前者的2倍,后者的4倍。

  “绿地未来肯定还会保持高增长,在内部经营要求中,会比对外公开的还要高出10%‒15%。”张玉良在当天股东会上表示。

  产业协同的效应也在显现。大基建的营收在2018年开始跟房地产主业并驾齐驱。

  在绿地规划中,2020年大基建产业目标经营收入超过4000亿元,占据整个集团的半壁江山。

  事无完美。大基建在毛利率的表现上并不乐观。根据2018年的财报,仅为3.72%,同比减少0.03%;远比房地产主业27.01%的毛利率要低。

  “但今年大基建有望贡献更大规模的利润。”张玉良坦陈,绿地的大基建将会成为科技型的大基建,净资产回报率将能实现8%‒15%。

  张玉良认为,绿地的业务结构还是很有竞争力:“经历2015年和2016年的调整,2017年和2018年在持续稳步增长。”

  加快资金回流

  眼下,绿地也在推进销售去化率和项目结转。

  张玉良在股东会上算了一笔账,在截至目前6000多亿元已经销售了的货值中,33%左右为已经竣工的但并没有结转。

  “有的项目的结算周期是有点长。”张玉良表示,往往发生在定位高端的项目,或者规模大的社区,以及存在比较复杂问题的项目。

  从年报数据显示,绿地2018年的回款率的确有所下降,为77%,在此前的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79.4%、80%。

  可行性的办法就是要继续推进项目去化和结算。

  绿地今年拿下的上海董家渡项目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案例。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这个总建面近120平方米的巨无霸项目,其预销售金额约700亿元,将在今年三季度率先推出商业和办公部分,住部分争取在年末进入销售。

  按照张玉良当天对时代周报记者的介绍,项目已经进入全线施工状态,此前尚未办下来的相关文件已经在近期内完成。

  “期待成为绿地在上海的地标。”他首度对外表示,如果有特殊需要,自持部分或许能稍作降低,比如可以根据重大工程规定中,通过对整栋楼引进大公司的方法进行。

  一些小股东对绿地为该项目提供担保的一份议案投出了反对票。

  “不用担心这个项目的资金。”张玉良回应小股东们的忧虑,绿地可以在这个项目上做到现金流的平衡。

  对于张玉良而言,外界的质疑对绿地而言是好事:“现在企业每天在奔跑式前进,路上有风有雨,风雨兼程是常态。”

  对话张玉良

  (Q:时代周报;A:张玉良)

  Q:怎么理解绿地的转型?

  A: 企业转型并不等同于去地产化。有的企业只是把房地产当做一个壳,这是经营的模式,而不是叫做去地产化。真正的去地产化是彻底放弃房地产开发。

  绿地做的是房地产+,围绕综合需求来进行转变,通过产业协同方式,也有经营的做法,但最终还是为了强化房地产主业。

  继续做房地产没有什么不好的,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也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像房地产一样能够有30多家收入达1000亿元的企业。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做好做精房地产。

  Q:绿地的发展特色是什么?

  A:绿地发展思路和其他企业还真不一样。抓住国家政策机遇贯彻我们的战略,这点,我认为把握得比较好。绿地希望把政策导向和市场规律结合起来,与各地政府实现共赢。

  特别是大基建板块,绿地抓住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一夜时间之前就发展起来了。

  不仅如此,公司去年推进的“城际空间站”建设。绿地来负责建设好城市功能,不用政府的投资。这样不仅得到了地方的支持,反过来绿地也能借助地方的力量。

  再比如去年在服务进口博览会,绿地发展了贸易港,依靠国家品牌来进行全球采购。既服务了国家战略,又把商贸产业发展起来了。

  Q:认不认同绿地近两年来在规模上已经落后?

  A:其实绿地在2017年和2018年保持了持续稳步增长。绿地的业务结构是很有竞争力的,把城市功能、产业和房地产开发有机结合,这和其他企业差异很大。

  我们对整个区域、城市的内生发展有整体要求,而不是单一追求今年建多少房子,明天就卖掉了。

  总体来说,绿地各方面保持良好,2018年公司交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至少打85分以上吧。当然,绿地还会保持较好的增长。今年将按照实现15%‒20%的目标增速前进。

  Q:既然这样,为什么绿地的市值并不高?

  A:因为产出和效益并不匹配,原因是多样的。当然也存在绿地没有做好工作的可能。其实绿地的资产回报率已经接近18%。市值与现状确实不符,做好企业的事情,加强市值管理,我期望能上去点。

  Q:怎么看待2019年的房地产发展形势?

  A:大基调应该会是稳中有降,不过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关键是结构化、区域化差异会变得更加明显。一些地区会成长很快,一些地区可能成长不起来了。省会城市主要看政策和行政手段,政策一旦有松动,市场马上会上来。

  具体到一二线城市,一城一策,以地方政府为准。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应该会有一些松动。核心城市不一定能放松,一线城市放松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当然,这段时间社会的资金成本、特别是债券成本明显降低了,这点反映到实体企业还需要一定的周期。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