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卫2020-02-19 13:46:12来源:中国建设科技集团
编者按
面对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需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群策群力,战“疫”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是对我国应急与治理体系及其相关领域应对能力的重大挑战,住宅建筑与居住小区是防控重点区域之一,与每个人的健康安全休戚相关,既是我国疫情防控的重大工作,也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议题。
近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东卫,专门撰文《住宅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保障问题、思考与建议—— 从「致病宅」到「理想家」》,以住宅与居住环境建设的视角,从我国所面临的生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保障课题出发,针对住宅建筑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生活环境保障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以期在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建设的思路上有所启示和在健康安全生活环境保障的对策上建言献策。
【前沿视角·抗疫方略】
---未来,「理想家」会是什么样子? 住宅建设又会面临怎样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课题”?
---思索,「致病宅」之住宅建筑的健康风险与危害因素、曾经的城市居住环境的恶化 • 居住卫生条件对健康安全的影响、公共健康与住房的运动 • 霍乱和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全球性环境污染、致病建筑与致病住宅、室内化学物质与室内空气课题;SARS病毒感染事件与香港“疫厦”致病、新冠病毒感染案例与“疫楼”致病情况、住宅建筑设计 • 建筑部品 • 设备设施 • 室内环境 • 维护检修等问题。
---探寻,未来的生活价值与居住意义、未来新住宅之生命健康安全保障的生活环境的建设、去把握相关的未来社会发展问题、建设发展的趋势和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方向。
01 住宅建设所面临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的问题
「瞻前思后」
二战之前,随着社会和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住宅和居住环境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特别是城市的急剧膨胀和居住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住宅区过度拥挤、用水安全等居住卫生条件对居住生活质量的影响。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大规模地改善公共健康和住房运动,就是通过改进城区供水系统、卫生设备和空气流通设施,改善过度拥挤的住房状况,大大减少了霍乱和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二战之后,人们反思大规模建设之后出现的卫生防疫与安全健康问题。由于“致病建筑”与“致病住宅”大量爆发,室内空气品质相关的致病建筑物综合症(SBS)、建筑物关联症(BRI)和室内化学物质过敏症(MCS)三种建筑与住宅疾病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关注。致病住宅(Sick House )引起的疾病是发生在住宅建筑中一种对人体健康的急性影响,是由于建筑物的运维、密封性过强与通风等方面建筑物设计和室内空气或污染物等问题有关。尤其是生活时间长、具有感染风险的致病住宅 (Sick House )引起的疾病危险性案例不断增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讨论了人口、资源和人居环境问题,呼吁人们对环境污染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国际上从可持续发展建设出发,针对城乡人居环境及其公共健康安全课题,将居住健康安全问题列入决策发展目标,通过创建有利于健康安全的支持性环境,保障居民生活的宜居质量,满足居民的卫生需求和提高卫生服务的能力等方面,以提高居民的健康安全水平。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防控部署,有关部门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科学有序地指导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必须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防控对策,科学有效地落实卫生防疫与居住安全保障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居住小区与住宅建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是阻断疫情蔓延扩散的重中之重。
居住小区的居住建筑密集、人口集中、人际交往频繁,存在着疫情防控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虽然世卫组织和国家卫健委对居家提出了住宅空间与通风、卫生与污染物等软硬件两方面的基本感染预防建议和控制措施,但由于传统住宅建设对生命健康安全保障的客观认识不足,不仅存在着住宅卫生防疫的系统性居住安全保障技术措施缺失等现实瓶颈,而且在硬件方面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也存在短板。
住宅建设不仅要思考如何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等类似突发疫情防控的新课题,更要深刻地看到快速发展的住区规划与住宅建设,在生命健康安全方面存在着居住环境污染等致病因素,我们要进一步反思面向未来的城乡居住环境建设所肩负的使命,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提升与促进居住者的健康安全水平。
当前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住宅建设卫生防疫与居住安全保障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战略意义。未来住宅建设应以生活宜居为本的健康安全居住环境发展为主导思想,以推动健康宜居生活、优化健康宜居服务、完善健康宜居保障、建设健康宜居环境、发展健康宜居产业为重点,把生活宜居为本的健康安全居住环境理念融入规划建设与管理全过程,促进住宅建设与人民健康安全宜居生活协调发展。
02 住宅建筑的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保障的思考
「温故知新」
2003年“非典”期间,受SARS病毒影响的香港淘大花园住宅区暴发了329人感染、被称为最严重“疫厦”的住宅建筑感染致病事件。既从蔓延中的疫情给住宅防控带来深刻教训,也揭示了可消除或降低住宅环境中的健康风险因素相关硬件措施与技术的重要作用。
调查结果证明,其居住卫生条件在疾病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也指出了居住环境卫生条件、住宅设计、建筑部品、设备设施的排水管与地漏、浴室门与排气扇、室内环境性能质量以及后期维护检修等方面,存在非常多直接或间接的相关问题。
据当前报道的新冠病毒肺炎感染案例,全国各地住宅中居家感染的家庭疫情病例数量较多,北京市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住宅区内多个住户出现病例,但彼此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香港和广州也分别出现同一栋楼不同楼层用户相继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专家推测可能存在不明传染源,其病毒可能通过共用电梯或者排污管道传播而致使疫情蔓延扩大。
居住环境与住宅建筑硬件及防疫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由此可能引发的交叉感染问题更是受到极大关注。传染性病毒疫情在住区中的传染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可通过住宅建筑硬件实施病毒传播阻断、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等技术措施和体系,提高住宅建筑的卫生防疫性能,从而降低病毒传播机会或避免传染性病毒疫情的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居住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我国城乡住宅建设取得了显着成就。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本的住宅建筑卫生防疫、居住健康安全保障和建筑部品产业化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制约我国社会经济与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来自于对相关各方面问题的认知高度和重视程度不足,尤其是住宅建筑的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保障系统研究和关键技术有待提高。
我国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居住区建设和住宅建筑的卫生防疫与居住安全保障的建设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关生命健康安全标准与技术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生活宜居为本的健康安全性不足,满足住宅卫生防疫优良性能要求的设备设施有待进一步补足,居住健康安全重点领域和难点问题的科研有待进一步加强。
住宅建筑的卫生防疫与居住安全保障问题,应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思路,应从生命健康安全保障出发,结合我国高品质住宅建设的紧迫要求,关注全球性人类健康状况与人居生存安全环境的重大课题,建设以生活宜居为本的健康安全居住区。
首先是转变观念,切实树立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本的住宅建设卫生防疫与居住安全健康保障的意识;第二是顶层设计,全面推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第三是抓住重点,集中力量先行解决住宅建筑中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突出问题;第四是加大投入,着力提高住宅建筑卫生防疫与居住安全健康保障的部品产业化水平;第五是技术创新,推动住宅建筑的卫生防疫与居住安全健康的技术攻关。
03 走向新住宅:建设居住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保障的生活环境的建议
「行成于思」
20世纪中期以来,建设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成为人们追求的共同目标,世界发达国家住宅建设实行了住宅品质与性能建设为中心的技术政策和促进制度,注重在住宅建筑健康安全保障技术方面进行研发,推动了具有卫生防疫优良性能的新产品、新体系、新部品与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普及,推动了住宅建设的转型升级。世界发达国家对健康安全建材开发也非常重视,规定了一些健康安全建材的性能标准,对其材料开始推行标志认证,推动新型健康安全建材的产业发展。
以住宅建设位居世界先进水平的日本优良部品技术为例,其通过建立优良部品认定制度,既推动了住宅产业和住宅部品的发展,又确保住宅的设计建造质量和室内性能。日本整体浴室因其性能优越已在普通的住宅中广泛使用,住宅普遍使用先进的户式新风换气与空气消毒部品技术,卫生间与浴室使用独立式横向排气部品及其单户并联同层系统化的、且具有维修更换性能的建筑填充体排水部品等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性能保障的集成技术。研究借鉴日本居住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保障的建设经验,对我国未来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我国当前住宅开发建设总体来看仍然处于从数量到质量建设的转型发展阶段,住宅建筑大多较强调室内外的外在表象,但对其住宅建筑内在的性能与部品品质重视不足。就现状而言,具有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性能的优良部品,是我国住宅建设的落后领域,长久以来我国住宅厨卫部品体系的短板始终没有很好补上,在集成技术与整体设备各方面都远远落后,这也是导致我国住宅缺乏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保障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
面向未来的住宅建设应按照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健康安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人民切实需求,以居住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保障的生活环境建设为根本,全面制定并实施住宅建筑卫生防疫与居住安全健康保障方面的对策,其对策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相协调,也要满足住宅建筑卫生防疫与居住安全健康保障方面的系统性要求。
全面构建生活居住安全健康的政策与制度保障体系。
为促进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统筹国家和行业综合性制度与政策及其居住区生活应急性防灾防疫体系建设、住宅建筑卫生防疫与居住安全健康保障的体系建设。
❏ 加快完善居住卫生防疫与安全健康的技术标准。提升居住区规划、住宅建筑标准规范中新风与排气、防霉与灭菌、洁污与干湿分离等卫生防疫与安全健康的技术规定,在住宅开发建设、设计建造和使用维护的建筑全寿命中落实卫生、防疫、安全与健康的性能要求。
❏ 整体提高以居住性能为基础的规划设计与施工质量安全和产品供给质量水平。着力营造以生活宜居为本的健康安全居住区,充实社区卫生与健康相关公共配套和公共空间的体系化建设,提高住宅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等专业化设计水平,提高其生产与施工及装修等环节的科技集成应用水平,在满足安全健康人居环境的高品质需求的同时,提高住宅产品的供给质量。
❏ 重点推动优良部品产业以及建筑产业化技术。建立住宅建筑卫生防疫与居住安全健康的部品保障体系, 重点进行住宅优良部品开发与认证技术工作,对高品质卫生防疫的室内空气新风净化 、 厨卫与卫生器具和设备设施的关键部品进行重点突破。
❏ 大力加强居住建筑使用检修技术研发与智慧运维技术能力提升。聚焦住宅建筑后期检修维护方面的薄弱问题与技术难点,研发住宅建筑排水管线等检修技术,解决既有住宅建筑卫生防控的技术盲点,并研发其维修与更新技术和相关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