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11:17:54来源:中房报
写在前面
201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似乎集体进入“寒冬期”,如何“活下去”成为一种“集体潜意识”。
在南方这片没有硝烟的房企“求生战场”上,因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部署的逐步落实,迎来了第一束“寒冬的暖阳”,如何抓住这一束光,如何在马太效应加剧的现实中成为“生还者”甚至佼佼者,成为众多企业的心声。
为此,27年来关心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专业媒体平台——中国房地产报策划了《对话大湾区》高端视频栏目,为大湾区房地产行业分享好经验,传播新商业文明。
本栏目首期内容,邀请了在这个行业从业26年的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王韶,来一起听听他的关于行业发展的真知灼见,一起关注《对话大湾区》。
“最开心最幸福莫过于被同行认可”
中国房地产报:在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工作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韶:我在广东房协工作已26个年头,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可能是最后一份工作。这一路走过来酸甜苦辣滋味皆有,最开心最幸福的莫过于被行业和企业认同认可。
广东房协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作用发挥比较突出的地方性行业协会之一,这必须归功于前两任会长,以及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
我自2016年底接任会长,以传承和发扬为己任,以平台建设为思路,围绕服务政府、社会、行业和会员展开工作,工作更开放、更大胆、更接地气,在市场分析、信息传播、行业维权、行业交流、行业培训、行业评优、社会责任、党建、精准扶贫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同。
中国房地产报: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是可以分享的。
王韶:要分享的故事很多。比如,2014年有会员反映当地税务部门正在征询的《房地产项目建筑成本核定标准》不符合行业惯例,地方税务部门对企业的意见不予采纳,会员就把意见反映到省房协,恰好我是省地税的特聘监督员,就借助这个身份把会员的意见向省地税部门反映了,省地税非常重视,马上要听取汇报,可我并专业、也没有具体实践,协会其他人也不熟悉,怎么办?
灵机一动,就从企业挑了几位熟悉业务的专业人员以协会工作人员身份和我一起去省地税局,他们几个结合实践案例、旁征据引,最终说服了省局领导,最后不了了之。这招“移花接木”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中国房地产报:您认为作为行业协会重心的工作主要在哪些方面?
王韶:目前我们行业协会做的事情很多,但我个人始终觉得市场研究和行业维权是行业协会的核心竞争力。
这些年我们一直把行业维权放在秘书处工作的首位,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06年对于水电气等垄断部门增容费的违规收费维权,通过不懈努力,迫使水电部门取消了增容费。一家汕头企业恰好要申请供水供电,直接效果是为企业节省近一个亿的费用,当接到企业的电话我非常开心,竟想不到协会的作用是如此巨大!
“不图快、不贪多,行稳而致远。”
中国房地产报: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后,也在逐步放开港澳台居民内地购房的门槛,这样的行动对于现有的市场与房价会带来哪些影响?
王韶:港澳居民在珠三角购房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不少港澳同胞在深圳、广州、东莞、珠海、中山等地购房,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才逐渐减少。
本次放宽港澳同胞在大湾区买房主要是体现了中央对港澳同胞的关心和爱护,致力于维护香港和澳门稳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港澳同胞在大湾区买房不会是市场主流?我认为他们会主要以投资、养老或度假为主,对大湾区市场不会产生过大冲击;就目前市场境况而言,可能还会起到稳定的作用。
中国房地产报:这是基于什么样的判断?
王韶:大湾区目前城市建成区已基本相连,形成了完善的城际立体交通网络,公交化的跨城地铁使市场边界不局限于行政边界,已形成跨城的职住关系。
随着大湾区城市群的不断推进发展,一方面将吸引更多知识型、高素质人口向湾区迁移,新增人口对住房的需求稳步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湾区通达度的显着提升,将进一步催生跨城置业、第二居所等住房需求,住房需求总体将保持旺盛态势。
最后随着大湾区各城市之间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大湾区的旅游、休闲、文化和大健康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相应的,也给房地产行业注入了新动力,打开了休闲文旅地产、度假养生地产、体育健康地产等新型业态地产的发展空间。
中国房地产报:2020年即将到来,对于中小房企的发展有何建议?
王韶:用一句话总结2019年对广东楼市就是,“调控政策显效果,市场稳定达预期。”
针对中小房企的生存、发展和布局,我有以下四点建议:
与品牌企业合作;
把项目做精;
到竞争和门槛相对低的四五线城市(镇)去;
转型。
面对火热的旧改市场,我的建议是:富贵险中求,旧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不图快、不贪多,成熟一个做一个,行稳而致远。
总之,房企要顺应国家形势、产业趋势、行业态势、大湾区和地方优势,顺势而为。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坚持以人为本,走高质量、高品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