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区块链应用最好不要集中在金融领域

盛松成2019-11-01 11:02:03来源:第一财经

扫描二维码分享

  对区块链来说,第一,最重要的是实际应用的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大家知道,区块链是一门技术,并且人们普遍认为区块链技术有很大发展潜力,未来会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真正的科技创新一开始几乎都是受到绝大多数人怀疑的,比如爱因斯坦刚发表相对论的时候就不被认可,又比如莱特兄弟,在他们用木头、电线和布料制成的飞机已经能够飞行59秒钟的情况下,却很少有媒体愿意报道这件事,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人类飞上天空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区块链在几乎没有实际应用场景的情况下,就受到如此追捧,不能不令人打个问号。原因究竟是这门技术的无限前景,还是人们一夜暴富的投机心态呢?所以,对区块链来说,最重要的是实际应用的落地,而不是复杂的区块链技术的普及,也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论坛、宣讲和一篇又一篇文章……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数据无法篡改的特点,有助于建立点对点之间可靠的信任,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比如,可以利用区块链鉴定艺术品的真伪,又比如在大众服务领域,教育过程、数字版权、知识产权、各类证书都可以利用区块链建立全新的管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平公正及透明度,等等。

  当然,也需要思考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本,因为这是一门复杂的技术。也就是说,我们运用区块链技术所获得的收益能否超过其研发和应用成本?这一点,似乎也没有多少人在考虑,我在此也提出这一问题。

 第二,区块链最不适合应用的领域就是货币领域。

  因为货币领域是最需要中心化的,而区块链恰恰是去中心化的。如果区块链必须与虚拟货币联系在一起,那么区块链这种技术,我认为,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虚拟货币本身就成不了真正的货币。早在2014年初,我就在《中国金融》上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题目是《虚拟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以比特币为例》,另一篇是《货币非国家化理念与比特币的乌托邦》。两篇文章从货币的本质属性出发,明确提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我大概是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研究者之一了。理由很多,只讲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货币政策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之一。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离得开货币政策的调节,而货币政策运用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才能调节利率、汇率、物价、就业和经济增长等等。在可预见的将来,国家都不会放弃货币政策。

  我认为,几千年的人类货币史,实际上只有两个真正的里程碑,就是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实物货币的特点是自身具有内在价值,并以自身价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价换的媒介。信用货币自身并无价值,而是由国家信用支撑的,是国家强制流通的货币,它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和交易的商品。因此,现代信用货币是与国家以及现代经济社会组织形态紧密相连的概念。即使随着技术的进步,单一纸币发展为电子货币等多种形式,其背后依然是国家信用的背书,这一点并没有改变。而数字货币能否成为货币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第三,区块链的应用最好不要集中在金融领域。

  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金融机构在其中起中介桥梁作用。这个中介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中介,二是信用中介。

  信息中介就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的信息中介作用比较容易理解,也没有多少争议,而对金融的信用中介作用,人们就未必都有深刻的认识,而这恰恰是现代金融的核心所在。所谓信用中介就是金融机构在资金融通过程中,实际上以自身作为信用的担保,保证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安全,并承担起控制风险的职责。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区块链能在其中起较大的作用吗?我们至今还很少看到真正这样的案例。

  还有,效率和安全对金融来讲非常重要,而区块链并不比现行的金融系统有多少优势。事实上,我们目前的支付系统已经是非常安全和便捷的,也可以支持比较大的交易量。有研究指出,区块链在交易上的效率反而不如我们目前的支付系统。如果是为了反洗钱、反偷税漏税等,目前电子化的交易也完全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总之,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更加关注问题解决和技术方案,让一切回归本源。我觉得这应该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作者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本文内容根据盛松成在2018年5月接受《人民政协报》采访内容整理,经本人授权发布。)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