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力度

董希淼2019-01-03 11:48:51来源:经济参考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2018年,我国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中性主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创新调控方式和政策工具,加大定向调整力度,改变了上半年流动性偏紧的状态,更好地支持了实体经济。2019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货币政策仍然以稳健为方向,但预调微调力度可能将加大,流动性或将略偏宽松,传导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疏通。

  过去一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我国宏观经济稳中有变,面临着一定压力。金融市场总体平稳,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随着金融市场乱象整治活动推进,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功能萎缩,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下滑;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适时对货币政策进行预调微调,全年政策特点体现为三个关键词:

  稳健。2018年全球货币政策进入关键时点,美国连续四次加息并开启“缩表”进程,我国运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力保金融市场稳定。货币政策虽然“前紧后松”,但稳健中性的基调基本未变。下半年,央行加强对存款准备金、流动性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等不同工具的搭配使用,使市场流动性维持在合理充裕水平。

  定向。2018年央行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均为定向降准:1月25日,针对普惠金融领域实施降准;4月25日再次降准,允许银行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中期借贷便利(MLF);7月5日,为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进行降准;10月15日,为对冲MLF和支持小微与民营企业降准。四次降准释放基础货币约为3.65万亿元,改善了流动性结构。

  创新。近年来,央行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用借贷便利(SLF)、MLF等货币政策新工具。不久前,央行推出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从价格和期限两个方面加大对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随着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与上述新工具的组合与使用,央行增强了调节市场短期性流动性、缓和关键时点流动性紧张等方面的能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因此,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基调已连续九年维持不变。在货币政策方面,具体表述也出现新的变化,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同时,进一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具体来看。首先,稳健仍然是货币政策主基调。尽管不再强调稳健“中性”,也未提及“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其次,预调微调的力度将有所加大。央行行长易纲指出,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任务是支持实体经济,且以内部均衡为主。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隔四年再提“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央行将可能综合运用各种工具,采取不同价格和期限的政策组合,加大对市场流动性的适时调控,继续实施定向降准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而美国有意放缓加息步伐,也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整提供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

  再次,重在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连续多次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之后,流动性已经较为充裕。如何实现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货币政策传导是关键。因此,将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使流动性能够更有效率地注入到实体企业;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打消基层机构与从业人员服务小微和民营企业的顾虑。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