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凤 刘瀚琳2020-01-14 08:54:19来源:北京商报
2020年北京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继续在“房住不炒”基础上,完成商品住宅土地入库600公顷,建设筹集各类政策性住房4.5万套。1月13日,市人大代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金焱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今年北京还将加大力度挖掘住房存量,进而加大快递员、环卫人员以及“三城一区”相关人才政策性租赁住房供给。
加大政策性租赁房供应
金焱表示,随着“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推进,特别是在城市功能确定后,解决服务业从业人员居住问题变得非常迫切。“比如,开展夜经济期间涉及的服务类人群,或是快递小哥、家政服务人员、环境卫生服务人员等从事城市服务业的人群。”
金焱说,许多政策性租赁住房,也是重点针对这类职业性人群。“所以在这块,我们想在今年加大力度挖掘存量,让这些职业人群能够住有所居。”
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今年将着眼保障住房刚需,比如,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强化对环卫、公交等行业困难群体的精准保障。而在此前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中也明确,各地应将符合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集中配租,家政从业人员通过市场租房居住的,政府对符合条件的给予租赁补贴。
“目前,很多人尚不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市政府也已经明确出台政策,可以为这些人解决宿舍。比如,我们保障房中心去年已经为全市2000个快递小哥提供保障房,主要在通州区物流城那里。但是现在快递行业发展非常兴盛,城市需要也非常旺盛,所以将继续加大租房供给量。”金焱说。
保障“三城一区”人才职住平衡
据金焱介绍,今年市保障房投资中心还将继续围绕“三城一区”建设,解决“三城一区”人才职住平衡问题。“比如,在此次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在重点产业园周边、轨道交通沿线,加快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努力满足在京就业创业人才、城市运营保障人员等租赁需求。”
数据统计,2019年全市建设筹集政策性租赁住房5.02万套,新开工政策性产权住房6.68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63万户,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公配公租房1.4万套,新增共有产权住房申购项目15个,共计1.23万套。
进入2020年,市发改委已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了一批项目。该批项目总量共计61个,总投资1246.8亿元,拟引入民间资本383.8亿元、占比31%。其中,住房保障项目数量最多,达11个。本轮推介会也是近三年来三轮推介会中住房保障项目占比最大的一次。
金焱认为,虽然目前全市已围绕“三城一区”项目,启动了一批住房保障建设项目,但大多仅是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尚未精确到“三城一区”特定职业群体。因此,今年还将定点、精准对接人才住房和配套设施建设。
用地增减比例尚待明晰
然而,想要满足不同职业群体日趋旺盛的住房需求,仍需政策端的细化与磨合。对此,金焱坦言,开展保障房供应,最大的难题是,由于区级层面有疏解指标,这意味着,我们住房保障工作需要在通过减量发展治理大城市病的前提下,继续挖掘住房增量。
随着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出台,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城市。而这也意味着,对城市人口规模、建设规模以及城乡建设用地等皆提出上限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当前职住不平衡问题,市区两级政府可通过在政策端进一步磨合提出更加具体的方案。”金焱说。其实,北京城市总规里也提到要加大居住用地供给比例。“目前在减量发展过程中,规划方面还可逐渐落脚到不同产业端,通过因地制宜,让土地建设增减比例更加明晰。”
此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在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为规范起见,一般是由政府来托底,而在减量发展条件下,若能将综合施策降本增效与靶向施策纾困解难相结合,同时,采取措施降低存量房空置率,将能够更好服务于保障房建设与供给。毕竟,未来为特定领域人才及蓝领人群提供住房保障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终须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