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构建 人才交流机制

王旭2019-03-29 09:06:06来源:经济参考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香港近期最热的话题之一,各种论坛接连不断。特别是企业界,对探讨规划带来何种机遇极为热衷。

  有些人会问,此前已有各种面向香港的投资、贸易等便利措施,大湾区还能提供什么便利?

  众所周知,香港本身地域狭小,市场有限,大湾区规划的出台,等于给香港敞开了庞大腹地。广东九城市再加港澳,人口大约有7000万,包括高端产业在内的制造业基地,和香港有极大的互补性。

  简单而言,大湾区最大的特点是把11个城市连成一个整体,从路网等基础设施开始,再加上各种通关便利、政策变通、制度创新,形成一体化发展,人、财、物、信息能更加畅快地在区内流通。

  以移动支付为例,内地移动支付非常普遍,但香港人在内地支付却无法使用支付宝、微信。港人要在内地使用支付宝和微信,首先需要开设内地银行账户,准备内地电话号码。在大湾区规划指导下,两地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对接,几天前,中银香港已开始给港人办理内地移动支付账户了。

  大湾区一个目标是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科创产业需要高度的知识密集为支撑,核心是要吸引高端人才,特别是国际人才。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吸引了大量内地高端人才,由此发展出国际一流的高端制造业,但相对来说,吸引国际人才还不足。而香港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有优势,但自身发展科创产业却受到很大限制。双方优势互补的空间很大。

  已有国际名校看到了这一点。着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到香港设立了研究基地。原因何在?麻省理工研究能力强大,然而美国制造能力有限,很多想法变不成实际成果。到了香港,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紧挨着香港的深圳可以做到。

  香港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大有很多原因,其中低税制是很重要一条。香港的薪俸税,相当于内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17%,还有不少减免税条款。港人到内地工作,会遇到一年内超过183天要按内地税制纳税的实际问题。目前,香港讨论很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希望大湾区规划中能够放宽港人在内地计税工作时间的限制。

  目前来看,大湾区规划受到业界热捧,但普通人,尤其是香港青年对到内地工作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香港求职网站jobsDB对6000名18岁至65岁准备或正在求职人士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人(52.4%)不接受被派驻到包括大湾区在内的南中国地区工作,其中18岁至23岁不愿到内地工作的打工仔也达到45%。

  实际上,近年来为吸引香港青年到内地工作、创业,内地已经出台了不少优惠措施,设立了不少面向香港青年的创业基地,但效果有限。一个在大学教书的朋友曾在自己的班上做过小型调查,班上学生愿到大湾区工作的寥寥无几。问起理由,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表示不习惯、太孤单、竞争压力大……但假如说,内地给你保障房,又安置在就业资源充分的地方,怎么样?九成以上同学又转为热烈支持。这说明,吸引香港青年融入内地,还需要把政策措施设计得更接地气一些。好在大湾区规划已经开了个好头,随着相关措施不断出台,内地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一定会大大增加。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