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星财富林书静:穿越经济周期走得更远

卢宝宜2018-10-15 16:54:34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

扫描二维码分享

  2018年上半年,金融市场险象环生。越是复杂的情况下,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越要为投资者筑起一张投资安全网。

  “未来10年或20年,我们将处于经济增长较低而通胀较高的时代。”此前,着名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演讲中表示,中国迎来经济转型期,投机时代已过去,如何保障手里的财富增长成为越来越多人密切关注的问题。

  尤其今年上半年,金融市场险象环生。“不管是仍在持续的中美贸易战,还是信用环境收紧下带来的企业信用债违约潮,包括金融去杠杆过程中的P2P平台‘爆雷’,金融风险在2018年集中释放,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这是一段比较痛苦的经历。”日前,合星财富副总裁林书静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专访时强调,越是复杂的环境下,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越要为投资者筑起一张投资安全网。

  虽然受到风险事件的影响,但从宏观环境来说,2018年中国和全球经济复苏回暖,逐步从美林投资时钟模型的复苏期走向过热期阶段。伴随着国内经济整体的企稳向好,林书静建议穿越经济周期去进行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关于未来的投资方向,她提及了四个方面:中国制造2025、消费升级、商业地产和产业地产,以及海外投资。

  “另类”地产投资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大家都懂,但依然无法阻碍国人对房产的投资热情。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与研究中心此前发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城镇家庭资产指数报告》,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国民投资购房不断攀升,尤其是第二套或第三套及以上的占比,城镇家庭以“投资”为目的的新购房产从2008年的19.6%涨至2018年第一季度的50.3%,致使房市风险增大。在中国家庭总资产中,房产的占比高达69%。

  “我并没有因此看衰整个房地产市场。”林书静认为,国家从去年起开始提倡房住不炒的理念,并陆续落实了各类政策,对房价的调控从未放松。短期来看,房地产调控将继续严苛,居民住宅市场的确存在较大风险。“但是,我看好商业地产和产业地产的未来发展。”

  “可以看到,当前无论是房企开发商抑或是投资机构,对于房地产的投资运营都在转型。万科和融创开始重点介入城市综合体,加大对城市核心区位商业地产的投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商业地产伴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大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至于产业地产,林书静以华夏幸福为例,看好其在全国打造的产业园区与特色小镇:“产业地产将伴随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在全国逐步铺开建设。在地产的投资策略上,商业和产业地产,完全不同于住宅地产,会成为我们推荐的投资方向。”

  显然,整个房地产行业因为长效机制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化谋求发展成为共识。事实上,除了住宅地产,房地产行业更多细分领域被更多地产企业重视,如养老地产、文旅地产、特色小镇等,围绕服务和消费升级的领域成为下一轮风口的指向,这也对投资人在市场观察和格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仲量联行今年发布的《亚太地区另类资产的崛起》报告中,如长租公寓、自助仓储、数据中心、学生公寓、老年公寓等物业类型被看好。虽然与欧美地区相比,亚太区此类市场尚未成熟,但随着投资者持续寻求新的市场热点,寻求更多元化的资产组合,亚太区的另类资产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也将提供更具潜力的回报溢价。

  多元化资产配置

  国内财富市场过度依赖投资性房地产的背后,是高速城镇化带来的众多问题之一。而要解决速度城镇化和广度城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度城镇化。为此,林书静强调需要持续关注中国制造2025和消费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

  中国制造2025,是2016年国务院会议上政府提出的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林书静表示:“我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十分看好。全球的高端制造业发生过两次转移,从美国到德国,从德国到日本,现在中国很有机会成为这第三次转移的中心。在整个中国智造2025的十大行业中,我更加看好航天航空、海洋工程、新能源、无人机领域的投资机会。对于这些领域在未来10年内的发展,我认为能有十倍的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中国消费升级的机会也在蓬勃涌现。目前,消费对GDP的贡献已经从早前的不足30%上升到2018年的78%,而出口对于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已经呈现负数。“在中美贸易战仍旧持续深化的下半年,我认为出口情况不容乐观,但好在内需增长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助燃剂。同时,国家出台的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以及近期的个税改革,也会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林书静称。

  这也是为何合星财富一直以来提倡股权投资的初衷——希望资本能够看到并收获新兴产业3-5年的市场红利和成长,发挥资本的功能。下一个风口在哪里?寻找最具未来价值的产业固然重要,这不仅是出于对投资回报的考量,对于支撑国民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实现长效机制亦充满价值。

  合星财富作为国内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开拓者,一直倡导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据林书静透露,在投资种类上,合星财富的客户在股权投资和海外投资的占比持续增长。

  谈及对当前国内高净值人群的观察,林书静认为可以通过投资目的、收益、风险三个指标来剖析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心态和投资逻辑。“投资目的上来看,可以分为:保证财富安全、财富传承、创造更多财富、子女教育、高品质生活、事业发展等。根据我的最新调研统计,‘保证财富安全’、‘财富传承’和‘子女教育’成为高净值人群最关注的投资目的前三名,而‘创造更多财富’首次被挤出前三;从收益和风险的角度来看,低风险产品配置占比增加,高风险产品甚至中等风险产品占比相对减少。”可见国内的高净值投资者心态日渐成熟,更加重视财富的保障与传承。

  胡润研究院每年对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已有70%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有海外规划的意愿或者已经开始配置海外资产,并将其作为一种投资行为。更有14%表示未来三年将继续增加海外投资。

  不仅要多元化,还要进行全球化的资产配置,除了传承财富以外,还包括出于通过海外教育提升文化和视野,进一步增强家族文化底蕴。林书静认为,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哪怕足不出户都能享受全球化市场和资源配置的红利,必将刺激海外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至于投资区域的选择,“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政治稳定、法制健全、私有产权能得到强有力的保护,可以说是低风险,强安全性,有利于家族财富的后代传承,这也是高净值人士海外投资比例和资产配置比重不断增长的原因。”

  林书静进一步补充道:“关于投资品类,我认为今年在海外投资上,不能做太多跟市场直接挂钩的投资,应该以稳健型投资为主,一个是通过市场风险对冲的方式来做,另一个是跨周期规避风险的方式来做。在这样的思路下,为大家建议海外资产是以地产、PE、保险为主。因为这些全部以绝对回报为目标的另类投资,跟市场相对来说关联比较小。”

  财富管理新场所

  被称为“全球资产配置之父”的加里·布林森曾说:“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自2016年年底起,中国私人财富规模已达近165万亿元,跻身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私人财富市场。当记者问及应该如何进行科学的、战略性的资产配置,解决财富保值增值的焦虑时,林书静给出了详尽的回答与建议。“投资者可以根据‘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将资产分成四部分:要花的钱、保命的钱、生钱的钱、保本的钱。”

  要花的钱,就是日常开销的短期消费,大概占家庭资产的10%,这一部分钱可以放银行活期、余额宝等,随取随用。保命的钱,专门解决突发的大额开支,占比20%,一般会选择购买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等,切记要专款专用。生钱的钱,为家庭创造高收益,一般占比30%,可用来投资股市、基金、房产等,要保证无论盈亏对家庭不能有致命性打击。至于保本的钱,这是一笔长期收益的稳健资产,占比40%,特点是本金安全、收益稳定、持续增长,可购买信托、债券。

  “以上四个账户可以作为资产配置规划的参考,但这只是一个大方向的建议,投资理财是个动态的规划,根据投资者各自人生阶段的不同、投资目标的不同,包括账户比例的不同都需随之进行调整转变。但是我们给出投资建议时,更大的作用还在于,要给投资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就可以让钱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为钱服务。”林书静解释道。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球曾在论坛上公开表示: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应该既要有融资的功能,更要有财富管理的功能,这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当巨大的国内财富市场集中流向房市和股市时,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应该给投资者树立信心和专业的榜样,引导资金朝更多元化、专业化、且利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场所去。吴晓球称:“在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财富管理功能应该变成第一位,融资功能变成第二位。”

  谈及未来,林书静认为就2018年下半年,最大的风险仍然来自结构性去杠杆和中美贸易冲突。从经济增长来看,结构性去杠杆可能影响市场上的资金宽裕程度,进而拉低整体经济的增速。同时,中美贸易战叠加进出口贸易负增长,可能使得出口下行压力进一步扩大,但是国内消费有望维持平稳增长。

  对于财富管理而言,找到资产配置只是开端,接下来的重要一环是做好风险管理。对此,林书静再次强调了“穿越经济周期做财富管理”的重要性,这是规避上面提及两大风险的主要策略。

  “合星财富始终实行多级风险控制机制,实现标准化控制和流程化管理。公司配置资产的筛选严格依循风险控制为导向,对资产端合作伙伴进行充分而深入的调研及评估,选择注重诚信并且长期稳健经营的优质资产端合作伙伴。我们也将充分了解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如果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与服务等级不匹配,合星财富也将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结合投资者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提供适配的投资服务。”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