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我国进口强于出口的背后是外贸红利的消逝

2018-10-09 16:50:07

扫描二维码分享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18-10-09
  • 报告类型:宏观报告
  • 发布机构:平安证券

  近两年,我国的贸易结构出现了进口增长动能持续强于出口的历史性转折。从季度的视角来看,当前我国进口增速已经持续8个季度强于出口增速,而历史上我国进口增速强于出口增速的最长持续时间是5 个季度,并且当时存在着价格扰动和历史特殊性;若排除价格因素仅从数量上来分析,且简化至年度视角,我们发现,除去2009年这一个受金融危机显着影响的特殊年份之外,2017年是21世纪以来我国进口数量指数明显高于出口数量的首个年度,而2018年,二者的差距进一步明显扩大。如若考虑近几年逆差不断扩大的服务贸易,那么我国进口强于出口的格局还将进一步强化。当前我国进、出口之间历史性的强弱转换值得高度关注,一季度经常账户的转负并不是偶然事件,我国近二十年来经常账户持续顺差的局面面临终结。

  我国经常账户难以再继续保持持续性顺差的深层原因是我国外贸红利的逐步消逝。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来对外贸红利进行分析。首先外部红利的消逝包括两个方面,①当前逆全球化崛起,国际环境显着恶化,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全球化与国际分工事实上带来了贸易失衡的问题,但贸易顺差国(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强大的美元需求、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与强大的美元信用促使“美国借钱消费、中国生产放贷”模式和全球贸易失衡问题得以在几十年间长期存在。不过,贸易失衡之下的潜在问题最终不可逃避,毕竟“美国借钱消费”的模式注定不可能永久持续,美国的信用扩张终将面临极限,同时,产业跨境转移对贸易逆差国(美国)造成的就业问题也需正视与面对。目前,特朗普所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中美贸易战的愈演愈烈、美日欧之间的联手倾向均清楚地表明,过去二十年来让我国持续享受全球化福利、国际分工福利的国际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雪上加霜的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也在转而走弱,全球创新乏力、长期性停滞的局面事实上仍在延续。②我国比较优势也不再显着。首先人口红利消逝使得我国低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不再显着,从2011 年开始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比开始趋势下滑;而在地价、资源约束的影响下,我国低成本的国际比较优势也在进一步被削弱。与此同时,随着汇改的逐步推进,和长达十年的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前人民币汇率带来的价格优势也不再明显。

  内部红利的消逝主要体现在储蓄率的趋势下行方面,根据宏观恒等式,贸易顺差等于“储蓄-投资”缺口,贸易顺差的存在意味着本国的内需低于本国的生产能力,由此多余的产出可用来满足外国的需求。我国显着较高的储蓄率曾是我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的重要原因,但从2011 年开始,我国储蓄率开始趋势下行。我国产能在满足内需之后进一步满足外需的能力与空间在缩窄。人口的结构转变、逐步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深入均是提升消费倾向、降低储蓄倾向的重要推动因素。

  对外贸易曾是我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然而2018 年上半年,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却为-0.7%。几十年来的外贸红利已经逐步消逝,扩大内需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更为重要的渠道与依赖。

点击下载:我国进口强于出口的背后是外贸红利的消逝,查看完整版报告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